仕事murmur #272:《我家的故事》

上一篇寫到關於註釋放不放的考量時候,因為怕有些人還沒看過最新集數,為了不爆雷所以寫得比較含蓄、也沒有舉例。現在第五集都播了,就來稍微談一下。

基本上稿子送出去之後,我自己會在上架之後找時間重看,一方面校稿、一方面看看有沒有被改哪些地方,做為之後調整稿子的參考。
有哪些地方被補上註釋,也是我看的重點之一。

通常被補上註釋的地方,就算我自己覺得不太必要,但補就補上了、我也不會堅持要拿掉,畢竟每個人對於註釋的需求都不一樣。
唯獨《我家的故事》第三集,我看到後又去信請編審把其中一段他們因為觀眾反映後補上的註釋拿掉。

就是壽三郎提到「抖開的包袱巾不知道如何收拾」的部分。

「抖開包袱巾」(風呂敷を広げる)這句話本身當然有著「吹牛、說大話」的意思。

但看到第四集的話就會知道,他抖開了無法收拾的包袱巾,指的恐怕並不是什麼吹牛說大話、而是指壽限無的事。
如果補上這句註釋,大家對這句台詞的理解或許就會停留在壽三郎在臨終筆記上寫下的「重新站上舞台」的目標,在看到壽限無的身世後,也不會再聯想到這段台詞。壽三郎說的「我還是必須自己收拾好,因為我是那些孩子們的父親」的這句話背後真正的重量,應該也更難以體會。

當然我不怪反映的觀眾,他一定是希望能讓大家更理解這句台詞的意思,但一如我先前說過的,這並不是日文課的說文解字,選擇不放上註釋是我看過後續腳本的判斷,單純看劇的觀眾當然也不會知道還有這層伏筆。所幸跟編審溝通之後,她也同意我的考量,決定將註釋再度拿掉。

最近因為有些空檔也在補番,看到某齣推理劇的死前訊息被加了註釋結果提前爆雷的狀況,真的很崩潰。

大家總是容易看到加上的註釋,覺得「譯者好用心做了好多功課」,而忽略掉那些沒放上的註釋,其實也是經過諸多思量。

內蘊為花。這個道理在翻譯工作上也是受用的。

雖然真的要內蘊為花,這種不會被看見的努力根本也就不必說出來啦。

反正我就不甘寂寞。世阿彌應該在搖頭嘆氣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