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式部(藤式部)晚年沒有文獻紀錄,不知所終,結局之後的故事眾說紛紜。有人猜測藤原為時在長和三年匆忙辭去越後守一職返回京都,就是因為紫式部過世,也有人推測紫式部卒於長和五年、為時因此出家;在冲方丁的『月と日の后』當中,紫式部隨侍彰子一生,直到彰子在萬壽三年落髮,也隨彰子一同出家,從此潛心佛門,安享晚年。

在大石靜筆下,《致光之君》中的真尋,再也提不起創作故事的力氣,卻在最後決定再次振翅飛向遠方。旅程中的她,停下歇息時坐在路邊,拿出隨身帶著的紙墨筆硯,不知在寫些什麼。

或許是旅途中的見聞、或許是對眼前景物的感觸,或許是突然憶起的往事。
又或者,是關於一名曾經對她這麼說過的男子:
「寫下妳這一生的經歷吧,像是讓妳想去松浦的舊友、或是父母兄弟的事,寫什麼都好。
「要寫作,在哪裡都可以寫。只要有紙、有筆、有墨。」
於是她寫。
不為任何目的、不去想日後是否能流傳,就只為自己真心的追尋而寫。
鳥籠不再存在的天空,是無盡的自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