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畠山重忠之亂後,《鎌倉殿的13人》最不想面對的和田合戰,終究是落幕了。
第41集的標題是「義盛,你沒有罪」。我們就這樣看著性格直率頭腦簡單的義盛、在義時的煽動下逐漸步入陷阱,最後雖然在實朝的調解下一度看似免於征戰,卻還是因為陰錯陽差的誤解而倒在歷史之壁前。

順帶一提、因為家主遲遲不歸而誤以為遭到陷害衝動出兵最後全族被殲滅的悲劇,根據記述其實是發生在仁田忠常身上──當時受賴家之命誅殺北條的仁田被時政找去,在酒宴上耽擱了時間,弟弟以為仁田被北條家暗算因而出兵攻打,仁田回到家才發現來不及阻擋,最後不得不整兵與北條作戰而陣亡。當時這段沒有演出來而是用淒涼的自盡草草發了仁田的便當,沒有想到居然是把這個典故拉到這裡來。太狠了。
![]() |
懷念的仁田大人(´°̥̥̥̥̥̥̥̥ω°̥̥̥̥̥̥̥̥`) |
如果罪不在義盛,那麼問題來了──罪在誰身上呢?
當義盛倒在戰場上、當實朝哭得撕心裂肺,義時轉過身、背向戰場,原先冷酷的表情逐漸崩解、悲慟地落下了淚。相信有很多人都在內心吶喊──你哭屁哭怎麼好意思哭!!
但義盛的死,是義時的罪嗎?

時房說義時根本就不想殺義盛,雖然義時表面上沒有承認,命令藤去通報平六中止計劃的時候,他看起來確實是鬆了一口氣。──或許日後終究是要處理和田逐漸坐大的勢力,但至少眼下可以暫時再緩一陣子了。
義時畢竟是不想殺義盛的。當戰火點燃、再度要面臨與昔日戰友的廝殺,義時也用他的方式拼命想將犧牲降到最低──讓實朝寫信給派出援兵的御家人、孤立義盛,希望能讓他打消戰意。最後為了勸降,甚至將實朝帶到戰場上(畢竟他自己出面一來義盛應該再也不相信他二來難保和田軍不會二話不說直接殺過來)
義盛對實朝說出他的舉兵並非針對實朝,其實就已經達成義時的目的了:讓義盛當眾表態、讓眾人明白他的怒氣是針對義時。這時候的義時,或許已經有成為眾矢之的、扛下一切責難的覺悟。
然而聽到義盛的肺腑之言,滿懷激動的實朝說著「我知道」、向前一步。義時像是要勸阻什麼似的低聲喊了一聲「鎌倉殿」,但實朝不懂。溫柔的他、重感情的他,對義盛說著「你沒有罪」,說著「我需要你」。
在這一刻,義時才像是絕望般地微微垂下了眼,然後向義村使了個眼色。
無論是否有意針對鎌倉殿謀反,放火燒了御所的那一刻,和田軍就已經越線了。然而實朝卻對領頭的義盛說了「你沒有罪」;感激涕零的義盛,更是當眾宣稱自己是鎌倉首屈一指的大忠臣、說著我們問心無愧。

這樣的和田軍,若是現在輕饒了,其他御家人會服氣嗎?義盛的家人、家臣,難道不會恃寵而驕嗎?義盛還在的時候或許還鎮得住自己底下的人,等到日後義盛不在了呢?
義時確實早就與義村安排好了弓手,做好必要的時候偷襲義盛的準備。但這個準備,是有機會可以不必用上的。是實朝的「你沒有罪」,是義盛的「問心無愧」,發動了無情的箭雨。

說來諷刺,正是實朝的溫柔,讓義時不得不狠下心。
「這就是妄想拉攏鎌倉殿的下場。」
說給在場的御家人聽,也說給實朝聽。用最狠毒的手段讓實朝知道:為了維護行政的公正,上位者絕對不能公然偏愛特定的下屬。
冷酷地轉身背向戰場離開、獨自落下淚水的義時,與當年獨自抱著九郎的首桶,不讓任何人看見自己慟哭的賴朝的身影遙遙重合。
「自己的所作所為究竟正不正確,不是自己決定的。能決定的只有上天。若是上天降下的懲處,我會欣然接受。在那之前,只有繼續前進。」
為了打造心目中理想的鎌倉、不惜成為惡鬼的義時,在屬於自己的天譴降下之前,也只能繼續前進了。

到那一刻,他是否會覺得是一種解脫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