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事murmur #418:《鎌倉殿的13人》

片庫翻到崩潰,決定轉換心情回頭重校之前沒校完的《鎌倉殿的13人》,處於一個「嗚嗚嗚嗚大家都還活著(இдஇ )」的另一種崩潰狀態(嗯?)

還是好喜歡菅田的九郎。一直想要好好寫一篇九郎,但隨著劇情進展到後半整個情緒ぐちゃぐちゃ,回首前半都覺得小清新(?)果然錯過領便當的最後機會就很難再把當時的感觸找回來。

但看到這一幕,還是再度被震懾。

之前曾經提過三谷幸喜的劇本上,很少有「ト書き」(演出指示)。除了場景指示之外真的幾乎就只有角色名稱和台詞的羅列,要怎麼表現完全放給現場導演和演員決定。初讀腳本的時候想像的畫面和情緒,有些時候八九不離十、有些時候演員的詮釋卻完全超出事前的想像。

第19集的這一場、義經得知(誤以為)賴朝要置他於死,在行家的勸說下終於決心要與賴朝舉兵相向的劇情,劇本上這場戲的最後一行只寫著:

「義經 ……」

私以為最考驗演員對角色詮釋的,就是「……」。

照劇情的脈絡走到這裡,這個「……」可以是震驚、可以是憤怒、可以是悵然、可以是遺憾、可以是心死。

但九郎沒有。

他痛哭失聲,哭得撕心裂肺、哭得肝腸寸斷,像是個無助的小孩。

在這一刻,他不是戰神義經,只是一個一直想要尋求哥哥的接納與肯定卻不可得的、被拋棄的孩子。

菅田確實很清楚他要形塑的九郎本質上是什麼樣的人。

從初登場走到這一刻,九郎都還是那個純粹的奧州野孩子。因為純粹、所以天真、所以直率、所以衝動,所以不顧一切,讓人為他的殘酷憤慨、卻也在看到他受傷時為他心疼。

應該可以算是菅田將暉這個人生階段的代表作了吧。真的好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