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耳長目 #044:松重豐《空洞的內在》

松重豐《空洞的內在》中文版正式上市,因為發了一篇年初買了原文版拖到五月才看完的迷妹讀後感、有幸獲得臉譜出版邀約推薦,雖然覺得何德何能還是厚著臉皮解鎖了人生首次的書腰掛名推薦成就。

當時臉譜也問我願不願意寫一段300字內的推薦短文,原本想說擷取之前寫過的文字整理一下就好於是答應下來,寫著寫著又想把之前沒寫到的一些東西也寫進去、怎麼刪減修改都還是爆字數,後來覺得差一二十個字應該也還好吧就交出去了。

結果推薦文登出來就我話最多。

底下放上推薦文未刪減版(a.k.a.話更多的版本)早知道差幾十個字沒差就交這個版本。


還在配音圈打滾時、恩師曾經告訴我:想要提升演技,就要懂得觀察人。

松重豐筆下細膩而幽微的心境敘述,在在顯示出:他之所以能成為如今這樣的好演員,正是因為對人心觀察入微。

在囈語與現實之間遊走的連作短篇集「愚者譫言」可以說寫出了表演人員的夢魘──又或者是所有人的,畢竟就算不是表演者,誰又不曾從在台上手足無措的惡夢中醒來呢?而散文「演者戲言」的篇章一轉小說的意識流文風、樸實日常的語調就像跟松重大叔坐在桌邊閒話家常一般,先行連載的散文中出現的元素也與後來在疫情期間創作的小說內容巧妙連結。松重豐的演員身分自然讓本書多了一層玩味,但就算把名字遮起來、說是出自文學界大作家之手也毫不意外的洗練文筆,讀來依然充滿驚喜。

空洞,是為了盛裝些什麼;而曾經盛裝過的事物消失、回歸空洞,是為了容納更多新的事物。

以演員的身分盛裝過這麼多的角色,松重豐的空洞,如此豐盛。

另外老實說原本看到書封設計時覺得還是原版書封比較有意境(有看過內文就會知道空筷套和內容的連結)但收到中文版成書之後發現書封上小精靈的材質好特別好好摸,姊姊形容有種空氣感(?)聽起來莫名其妙摸起來才知道沒有比這更貼切的形容了。裝禎設計是天才嗎有夠可愛!大家快點買實體書回來摸摸!(變態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