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會變的。既然活著,就必須繼續前進。」
《鎌倉殿的13人》第24集「変わらぬ人」(不變之人),描繪的卻都是人們的改變、或不得不變。
曾經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巾幗不讓鬚眉的巴,幸運地在和田義盛的知遇之下褪下鎧甲、成為一名平凡的女子(或許也沒那麼平凡畢竟她是巴御前);曾經想追隨義仲而死的心,如今明白了義仲要她好好活下去的情深義重。
(也很喜歡義盛當初問巴「要不要成為我的家臣」而不是要她成為自己的女人,或許就是這份將她視為一名武將尊重的直率打動了巴)
![]() |
本集最療癒(*´˘`*)♡ |
抗拒改變、不願遺忘傾心之人的大姬,或許也是因為自幼一直愛慕著義高,這份愛意已經是自己的一部分,若是連義高都遺忘了、那麼不再記得義高的自己又是什麼人?對她來說,忘記義高不只是走出痛失初戀的傷心過往、更是動搖自我認同的危機。

但聽了巴的一席話,大姬明白即使終有一天再也想不起冠者大人的面容,曾經愛過的記憶也不會消失,巴依然是巴,自己也依然可以是自己。
她努力試著改變、卻不幸地第一關就打到魔王關。

丹後局的震撼教育,打碎了大姬好不容易拼湊起的勇氣。
──不得不說這場戲雖然覺得丹後局面對小女生未免太狠心,但其實丹後局也是以她的方式在告訴政子和大姬:這就是京都人講反話的方式、進宮之後要面臨的是什麼狀況、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覺悟,連這些都不懂在宮中是活不下去的。政子或許正是明白丹後局的用心,才會忍氣吞聲虛心賜教。這是政子的成長、政子的改變。

大姬不是不懂。正好相反,她就是因為明白了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什麼、知道自己必須要改變、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現實直逼眼前才發現自己無力承受,於是她逃跑了。
從與父親和土肥實平(史實上土肥實平不是應該已經便當了嗎這個就不要管,療癒系可愛大叔多陪我們一下也好)把酒言歡的聚會先行離席的三浦義村,撿到了在雨中不知何去何從的大姬。

「您應該照自己的意思活下去。……人應該要為自己的幸福而活,這是理所當然的啊。」
看似家臣對公主、也是遠房表舅面對無助的外甥女給出的溫暖鼓勵,義村說的話或許確實有幾分真心──曾經羨慕小四郎能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像自己只能安穩地繼承家督一切盡在預期之中;隨著接近政治權力中心、卻對小四郎說出厭倦了隨時要提防背叛的生活,想把家督交給弟弟繼承自己去隱居的平六,究竟是在追求變革、或是期望安定,讓人捉摸不定。
然而人原本就不是那麼單一平面的。對著胸無大志、為自己的兒時玩伴的成就感到與有榮焉的父親,不久前才說著想隱居的平六忿然道:「我們三浦家從前勢力在北條之上、現在卻差了這麼多,你都不覺得不甘心嗎?」

明明是最親近的友人、卻在他的地位追過自己時還是忍不住嫉妒,這不只是平六、更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面臨的心態。
就在這時候,無所適從的大姬出現在面前。得知大姬入宮的計畫並不順利,平六選擇在這時候勸退大姬。
對大姬的心疼一定是有的,但阻撓北條家的勢力再繼續擴張的城府,絕不能說沒有。
他是九郎義經口中懂得看情勢、哪裡對自己有利就往哪裡去的男人。
源賴朝從溫柔的孩子變成了無情的當權者,從瞧不起東國武士的京都貴族,變成說著「我不喜歡京都」的、徹徹底底的東國人;政子從性格剛烈的鄉下姑娘、變成能屈能伸的御台所;巴從驍勇善戰的戰士、變成安於平淡的女子;小四郎從天真單純的少年,漸漸變成運籌帷幄的政治推手。忠誠一如既往、未曾改變的範賴心灰意冷地離開鎌倉,成為永不歸來的人;嘗試著要改變、卻發現自己終究改變不了的大姬,在聲聲蟬鳴中帶著不變的純真靈魂離世。
![]() |
蒲大人嗚嗚嗚嗚嗚(இдஇ ) |
不變之人,終將被成為魔都的鎌倉吞噬。
而看似立場不斷變動、就連小四郎也摸不透他到底在想些什麼的平六,其實也從來沒有變過。
他依然是那個會在大雨暴漲的河邊向著摯友所在的對岸不帶感情地說聲「對不起了小四郎」就果斷決定撤兵的三浦義村。
「人應該要為了自己的幸福而活。」
這句話再真心不過。
他就是一個可悲至極的人。在不能相信任何人的環境下成長、長成了無法相信任何人的性格;絕對的猜疑心,其實一直在追求的是絕對的忠誠。
對無法相信的人,他以高壓恐懼服人;對想要相信的人,就是不斷試探、不斷踩底線,像是恐怖情人的升級版,一次又一次地將人推開、看是不是做到這樣對方還願意陪著我。
一旦對方離開了,就像是受盡委屈似地,「看吧果然沒人愛我。」
他對小四郎如此、對九郎如此,對範賴也是如此。(唯一不敢的大概就是政子)
那句「試著說服我啊」,正是想看看範賴會如何應對。就算範賴說出的是蒼白無力的辯駁,他或許也會緊抓著那個台階、從輕發落之後再找機會把範賴弄回來。

但範賴實在是累了。過往所有的努力,被何患無辭的欲加之罪給完全否決,讓他徹底心灰意冷。
在他說出「我沒什麼好說了」的瞬間、就那麼一個瞬間,賴朝的表情微微地扭曲了一下。
那是期待著弟弟能再多表現一點、卻事與願違的驚愕與失望。
明明是自己把人推開的,還是忍不住流露出「你怎麼真的就走了」的神情,太過精準。
雖然是一句說到爛了的老話,但「性格造就命運」真的是不變的真理。
關於求不得自己想要的認同與愛,這個部分源氏兄弟完全是殊途同歸。

而在第24集中最令人困惑的,或許就是最後一場戲的對白──被流放到修善寺軟禁的範賴與百姓和睦地務農(源氏真的不要隨便去種田耶完全死亡FLAG)說著接下來要種些什麼呢,一轉身發現五藤太與妻子倒在地上,從身後幽幽傳來一聲:「種甜瓜怎麼樣?」
甜瓜怎麼了嗎?看了一些討論不得其解,直到看到有一名日本網友提到:這場戲的開頭、範賴採收了一籃茄子。

這兩條線索湊在一起就很有意思了。
日本有一句諺語,「瓜の蔓に茄子はならぬ」──瓜藤上結不出茄子。意思是血統騙不了人,平凡的父母只會生出平凡的孩子。
庶出的範賴,永遠比不上嫡系的賴朝,再怎麼樣都輪不到他成為鎌倉殿。
善兒這句話或許正是在告訴範賴:誰要你妄想成為茄子呢?下輩子安份當你的甜瓜去吧。
而看著範賴那比起錯愕、更像是了然於心的傷感神情,他應該也很清楚真正握著善兒手中那把刀的人是誰。
甜瓜(マクワウリ)的花語是自古以來的牽絆。
理應是最難以切割的血緣羈絆,就這樣被賴朝親手斬斷了。
嗚嗚嗚妳寫得好好~!
回覆刪除趁機告白:原本我想等完結之後再一口氣追劇的,後來為了每個禮拜可以看妳的文章,我很認命的每個星期一一定跟上進度,只為了可以不要怕被雷到的放心享受妳的評論與心得~謝謝妳每個禮拜在劇後的火上加油(?)
歡迎跟著一起每週胃痛!\(°ω° )/
刪除昨天胃痛了一天原來是!!。゚(゚´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