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練習 #191:Night Doctor 夜間醫生【醫療解說 vol.9】

【醫療解說 vol.9】~因各自的價值觀而衝突的五人~

各位晚安,謝謝大家收看『Night Doctor 夜間醫生』第九集。無論如何,心美沒事真是太好了呢。對未成年患者的診療總是特別投入(甚至過度投入)或許是急診醫師的通病吧。

那就馬上進入正題吧。下文有劇情內容,還沒看過劇的人請先去看過再往下讀喔。

第九集的醫療解說主題是『器官移植』。近年的醫療劇也慢慢開始觸碰到器官移植的議題,但就像劇中讓櫻庭醫師和深澤醫師難得起了衝突一樣,這個議題真的非常兩難。這次的醫療解說不會針對器官移植提出我個人的想法或評斷,而是單純向大家傳達器官移植的真實現況。


器官移植是當某個器官因為疾病等原因失去功能、會造成生命危險,或是對生活造成障礙的人(受贈者),接受他人(捐贈者)提供的器官得以恢復器官功能為目的的醫療行為。器官移植依捐贈者的狀態大致可以劃分為兩種,具體來說是①由活著的健康者(多為家人)提供臟器的活體捐贈器官移植(肺臟、肝臟、腎臟、小腸、胰臟)、②接受由死者提供臟器的屍體捐贈器官移植(心臓、肺臟、肝臟、腎臟、小腸、胰臟、眼球)這兩大類。①是必須讓健康的捐贈者接受原本不必要進行的侵入性重大手術、而且術後捐贈者提供的器官機能也會低落,不能說是健全的方式。跟歐美各國相較之下,在日本①的情形還是比②多,不過實際上聽到「器官移植」大家主要想到的都會是②的狀況,接下來就針對②來進行解說。


屍體器官移植分為腦死後器官移植(心臓、肺臟、肝臟、腎臟、小腸、胰臟、眼球)及心跳停止後器官移植(腎臟、胰臟、眼球)。可以提供的器官不同,是因為部份器官一旦心跳停止(血流停止)就算進行移植也無法充份運作的關係。人類的器官就是這麼脆弱。因此在醫學上,考量到移植後的狀況,都會希望進行腦死後器官移植。日本在1997年實施器官移植法,僅在以器官移植為前提下的狀況認定「腦死=死亡」。
稍微離個題,植物人(醫學用詞為持續性植物狀態)與腦死看起來都一樣是呈現昏迷狀態,但在醫學上的狀態是不同的。持續性植物狀態是大腦因失去大部分機能而持續失去意識的狀態,視狀況可以生存較長期間;相對地腦死狀態是包括維持生命重要機能的腦幹在內的大腦全為腦死狀態,從診斷腦死之後幾天~幾星期內生命機能就會停止。是根據這樣的醫學根據,在某些狀況下將腦死認定為人的死亡(當然還有爭議的餘地)。不過由於移植件數並未如當初期待的增加,2010年實施修法後的器官移植法,現在除了當事人生前曾書面表示捐贈器官意願外、本人捐贈器官的意願不明的狀況,若有家人的同意也可以提供器官捐贈。另外未滿15歲者在腦死後也可以提供器官捐贈。也多虧如此,現今一年約有100名捐贈者提供器官、一年約有400人接受器官移植。等待器官移植的人約有14000人,一年400例的移植看起來數字非常少,不過同時也代表有100名捐贈者失去寶貴的生命。我覺得依我的人生經驗還不足以去談論這個數量的多寡,在這邊就先表過不提。唯一能說的是,即使只是一個案例也好,器官移植都是包含了許多人的各種想法、非常珍貴的醫療。看過第九集之後,各位是否也多少能體會到了呢?


這一次的解說有許多專業的內容,或許有人會覺得很難懂。不過如果透過這個解說,讓各位對『器官移植』多少有點關心、願意去思考,我就很高興了。

故事也差不多要進入尾聲了呢☆敬請期待第十集醫療解說 vol.10喔~

參考網站:童綜合醫院 器官捐贈移植委員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