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事murmur #282:《四重奏》

因為重點就在括號裡問起才想起來好像沒寫過。小雀的這個意味不明的狀聲詞當初真的讓我傷透腦筋。

一開始原本應該是想翻成「起雞皮疙瘩了」或「嗨起來了」之類的,但感覺這個詞沒那麼好定義,後面看到小雀跟鏡子講完話也有說,應該不能用「興奮」或「緊張」之類的情續來明確形容,比較接近「不知道再來會怎麼樣」的感覺。加上家森也接著問了這是什麼意思,就決定找一個乍看意味不明的詞來用。

為什麼會選擇「抖抖的」,只能說是「みぞみぞ」的語感給我的靈感。而且「抖抖」的動態感(?)也能呼應內心騷動的感覺,至於小雀在抖什麼,就讓觀眾自己去想像。

通常當下解決完之後過了一陣子就忘了,四年後的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可見當時真的苦惱到接近心理創傷(浮誇)


坂元先森還在光生出版的《劇作家 坂元裕二》裡提到覺得台版劇本書翻譯得不是很到位,劇本書我也在書店翻過,覺得譯者如果沒看過正劇的話單憑劇本的文字已經是很盡力了。畢竟跟用文字完整呈現畫面的小說不一樣,劇本本身就是留了很大的空間讓演員去詮釋畫面的半成品,真的能譯到完全精準就不是譯者而是靈媒了。

我倒想問問坂元大叔自己創了一個連日文都解釋不清楚根本就翻譯不能的詞怎麼好意思嫌翻譯不到位蛤!ヽ(ꐦ°᷄д°᷅)ノ(超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