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OTT時代來臨,有愈來愈多人投入字幕翻譯,很多朋友在翻譯接案上都是我的前輩,但通常都是書籍遊戲等不同媒體的譯者,於是我也常常被問到字幕翻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到 蘇活口譯An interpreter, going SOHO 的〈字幕翻譯101〉決定以後就直接把這篇奉為基本原則聖經推薦給大家!
當然文中提到的都是大原則,最高指導原則還是客戶要求。
我遇過的字數要求一行13字~16字的都有,半形空格不要標點是大宗,也有規定要半形標點不要空格、全形標點、全形空格、可上雙行、只能單行……同時接多家字幕常常會忘記現在這檔是要怎麼標இдஇ
最折磨的一次經驗是遇到「一行13字僅上單行不可雙行斷句用全形空格」根本是濃縮字數大考驗!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時候字幕翻譯不會做到每個字句細節都翻出來而只翻大意,因為 塞 不 下!
或許是因為現在大部份的觀眾看習慣字幕組,也有很多新進譯者會用字幕組的習慣來做字幕,但我身為一個閱讀速度算快的人(滿版小說一頁我可以十秒讀完而且每個字都看過)字幕組那種一行把字塞滿整個畫面一秒閃過的字幕也是每次都看到頭很痛,一般人的閱讀速度根本不可能跟上。
另外斷句也是翻譯戲劇類比較需要注意的部分,我自己非常重視觀劇節奏與不提前破哏的原則,所以在調動語句時都會盡可能配合畫面和剪接的步調。但即使是貼合原文的倒裝句,「單獨閱讀文字也要是自然通順的中文」依然是最基本的守則。
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取捨,像是節省字數是一個前提,但遇到角色的特色就是開口劈哩啪啦一堆資訊我也會故意把字數放到滿讓觀眾跟角色一起被資訊轟炸(《dele 刪除人生》我就這樣玩過);成語和偏文言的用詞是省字數的好撇步,但如果角色本身是沒念什麼書的設定,我也會避免成語改用大白話去詮釋台詞(像是《民眾之敵》的智子或《半澤直樹》第一季的竹下社長)
只要不偏離原意、忠於角色設定,在框架的限制下還是能玩出很多自我風格。
(至於在字幕翻譯放在地化流行哏的做法這是另一個命題之後有機會再說)(我也常常看到沒玩好結果害人出戲的字幕真的很生氣)
也有人問過我平時要怎麼練習,我之前會推薦YouTube的社群字幕,但現在社群投稿機制已經廢除了,如果真的只想自我練習沒有很在意一定公開要讓人看到,有一些有支援只要有YouTube連結就可以自行編輯影片字幕的字幕網站,可以自己找來試試看,看看自己翻出來的文字ON在畫面上跑的效果,其實就能發現有沒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