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事murmur #24:《四重奏》

四重奏結束了。雖然一路接案下來,也做了不少自己喜歡的作品,但沒有一部像四重奏這樣撼動人心。



以往看劇從不注意劇作家,近幾年追蹤了幾個日劇粉絲團,才發現有許多喜歡或是印象深刻的戲,都是出自同樣的作家之手。


這不是我第一次做坂元裕二的劇了。上一次是「問題餐廳」。

在做前兩集的時候我簡直痛苦不堪,各種想棄劇,但因為是工作只能無奈地撐下去。到了第三集終於海闊天空,或許也是因為適應了坂元裕二不同於我們一直以來習慣的戲劇架構的節奏。(從這個角度來看「熬過去就海闊天空」的時限在四重奏縮短到一集了是否也是一種成長)


所以確定要接四重奏的時候,我的內心各種不同層面的忐忑。

一方面因為這部戲背負著許多觀眾的期待(包括我自己)、另一方面,這是弦樂四重奏的故事。

在做問題餐廳的時候廚房裡的各種食材各種菜色名稱查得我要死不活的,古典樂我完全不熟,這下該怎麼辦才好?


結果完全是庸人自擾,這四個人根本沒在練琴(?)


但坂元裕二才不會這麼輕易放過我們。劇本上一字一句都無比精準,用字遣詞說話的語氣在在呈現角色的特質,要怎麼在字幕的限制和中文的表達方式下譯出最準確的譯文著實是一大考驗。

(或許是我自己太龜毛了但做為肩負傳達創作者想法的責任的橋樑我真的很會逼死自己)


我想我應該有資格這麼說:我或許可以說是全台灣對「四重奏」的台詞一字一句琢磨得最深刻的人。


邁入30世代的第一個冬天、面臨人生的許多轉折。劇中那些初看揪心、消化過後成為嘔心瀝血的字幕的台詞,再看一次,都彷彿是坂元透過角色、逼我賞自己的一個個耳光。


「你們覺得有價值嗎?你們認為有意義嗎?你們覺得會有未來嗎?為什麼要繼續呢?為什麼不放棄呢?為什麼?」

因為啊,有些事情是想放棄也放棄不了的。


「喜歡」是陰魂不散的詛咒。

無所謂價值、無所謂意義,無所謂未來。

只要喜歡,就能夠繼續。


「人生、ちょろかった。」

帶著眼中終於出現的笑意、狂妄大笑著揚長而去的有朱,看似得到了能掌控往後人生的鑰匙,終究還是被困在世俗的規則裡。


而即使只是熱烈燃燒的美麗火燄產生的輕煙、只能飄渺地自煙囪消散空中,演奏著灰色音樂的四重奏,無比自由。


「30世代。無論戀愛還是人生,都無法盡如人意……」


在人生的這個階段遇見四重奏,或許也是一種命中注定。

一檔戲完結就想從第一集再把字幕細修一次……一面譯一面摸索的階段超要命(但真的這麼做客戶應該會想殺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