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事murmur #05



幾年前,我開始成為職業的翻譯人員。

是有點誤打誤撞、順水推舟的,說來我人生中所有的脈絡都是這樣。


雖然是日文科班出身,我起初並不打算以日文維生。曾經動念去學口譯,卻在上過課之後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決定放棄。日文成為我純粹的興趣,偶爾找找西川貴教的訪談翻翻,當作一個業餘的練習。


一直在配音跟班的路上起起伏伏,合作的朋友知道我會日文,問我要不要接字幕翻譯,加上多年看帶修改配音稿的經驗,於是除了字幕之外、偶爾也會接些直接做成中文配音用稿的譯案。

我就這樣擦邊踏上了影視翻譯的路。


起初偶爾會開玩笑,說現在是專業的譯者了。自己知道是玩笑。

漸漸地就不說了。


在我認為,所謂的專業,就是「專精於某一個領域」。可翻譯,永遠都會接觸到沒有接觸過的領域、永遠都會遇到沒聽過的單字,永遠都要吸收最新的資訊、跟上與時俱進的每一個「當下」。


接案時間愈長、接的案子愈多,就愈是明白「翻譯」這件事,是永遠不可能成為專業的。


所以我一直不太敢接口譯。尤其是我實際上過課,知道那需要多大的資訊量、多強的專注力,以及多迅速的臨場反應。——當然,「知道」是一回事,實際上陣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翻譯」是不同語言溝通的橋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環節,但在沒有改版重來、沒有第二次機會的現場口譯,每一個用字遣詞的斟酌都要無比精確。


我知道我的能力到哪裡、口譯的場子什麼能hold得住什麼我還能力不足,所以偶爾有機會,即使是我多麼希望爭取的工作、我也會在考量之後決定推辭。


因為重視,於是不想搞砸。


或許是我想太多了吧,我當然想要有更多的嘗試,但我總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場子可以拿來開玩笑、當成自己練等的跳板。

所以即使錯失了事後回想扼腕無比的機會,我也不讓自己後悔。

為了下次能夠好好把握,要更加更加地精進自己。


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專業的譯者。

但現在,我只說自己是個專職的譯者。

正因為以此維生,所以我更加重視消化原文翻轉之後寫出、說出的每一個字句。


那甚至不能稱之為敬業,而是我能夠做到、對人的最基本的尊重。

如果我還記得要尊重每一個人——無論是發案的業主、編輯,或是活動的工作人員、來賓、觀眾,那麼我就會知道,現在我所交出的稿子、說出口的話語,字字句句都背負著多大的責任。


我希望我永遠不會忘記對人的尊重。

我希望我能夠永遠記得這樣的慎重。

我希望終有一日,我能夠更接近成為一個「專業」的譯者。


我更希望自己不要輕忽的是:不管走了多遠,距離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我永遠都有還一段漫長的距離要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