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耳長目 #007:九把刀《後青春期的詩》

十八歲那一年,五個男孩一個女孩在學校後面大樹下挖了一個洞,埋下了十年後的夢想。

那是畢業典禮前夕,他們誓言不要變成自己看不起的那種大人。

三十歲這一年,五個男人當年心目中的女神結了婚,他們誰也沒娶到她。他們終於想起遲了兩年的約定,於是回到了學校,將夢想開挖。


沒有人記得當年他們到底寫了些什麼。

沒有人能夠保證對得起當年十八歲的青春年少。

於是他們決定,不管當年的夢想有多麼遙不可及,至少在今晚,他們要幫當年十八歲的自己實現夢想……

構成這本【後‧青春期的詩】的,就是這麼一個芭樂的骨幹。

芭樂到我實在懶得再去解析裡面的人物關係,但卻也是因為它如此的芭樂、幾乎芭樂成了經典,於是我決定還是要為它寫這一篇。


因為我們都曾經夢想,十年後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樣。但是十年過去、我們甚至忘記當年的夢想,忘了勇於夢想的勇氣。



故事的主角陳國星以寫歌為生,有一個筆名流星街。故事,就是從一個抄襲事件罷佔報紙頭條開始。寫實貼切到讓人想起之前也曾轟動一時、九把刀被傳言要控告高中生抄襲的報導。

噢,不,九把刀根本就是把這個事件源源本本地搬進了他的故事裡。

但是他是要為自己翻案嗎?並不是。事件並沒有著墨太多,然而這卻是構成這整個故事不可或缺的素材。

故事中,大眾認識的是「流星街」,一如現實中大家認識的是「九把刀」。

唯有回到那些曾經的年少,才能安心、才能安然地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因為只有當年一起打手槍的老朋友,才真正認識「陳國星」。只有那些朋友,會把報導當成屁一樣的玩笑,而不會追著他想要問清事實真相、或者把它當做流言八卦。


只有某些特定的朋友,能夠撇開出社會之後的大眾形象,真心地喜歡、並且無條件接納,那個最真實的你。

於是也只有這些朋友,可以一起做夢、一起瘋狂,一起講出白痴的點子不怕被笑,然後再一起白痴地去實踐它。


在青春期的尾巴,有這些朋友在身旁,才能寫下最美的詩篇。


【後‧青春期的詩】一書是和五月天合作的同名創作。說是合作,其實唯一有關聯的,也只有相同的書名和專輯名稱。

然而細細品味卻不難發現,作品之中透露出的自我肯定、焦慮、徬徨,對夢想與青春的嚮往,卻是如出一轍的。


此外,九把刀和五月天有著極高度的相似。

九把刀以奇異怪誕的小說聞名、五月天以搖滾起家。

他們的作品都被批評愈來愈市場走向、愈來愈商業化。

也就是,愈來愈芭樂。

看過這本書,我才真的懂了。


當大眾都只被形式拘束住的時候,只有他們用趨近市場趨近流行的形式、包裝了他們想要表達的搖滾與意念。

一如這本書的簡介如同前述如此芭樂,但卻仍然是一個深深觸動人心的故事。

一如五月天的歌常常被批評用無敵四和弦就可以走完,但卻是一首首將感動刻劃進你內心的歌曲。


愛與青春與夢想與希望。

這些被用到爛了的老哏,為什麼還是能夠被不厭其煩地一用再用?

當你看到這些元素而要批評芭樂的時候,不妨想一想。


在你內心深處,所渴望追求的,不過也是如此而已。


留言